今天是

落实“双减”提品质 聚焦课堂求高效——南安市华侨中学承办片区教学开放周观摩研讨活动

【日期:2021-12-22          阅读:6017          文章录入:教研室




为发挥泉州市课程改革基地建设学校、省义务教育教改实验校示范辐射作用,探索“双减”条件下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助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均衡发展,2021年12月15日至17日,华侨中学教研片在我校举办主题为“以推动‘双减’为契机 促进课堂提质增效”的教学开放周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教研片区兄弟学校老师共100多人次参加了公开周听、评课研讨活动。

语文


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渐入佳境


华侨中学吴秀兰老师开设高考复习专题《高三语文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吴老师针对学生在作文审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抓材料中的关键词,寻找立意的突破口。在教学中,采用追问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了悟真道;组织学生讨论,合作交流,智慧碰撞,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真题导引,讲练结合,力求实效。吴老师很有亲和力,课堂上学生勤于思考,乐于回答,课堂气氛融洽。

语文


创设情景巧提问,寓教于乐解疑难


新侨中学陈志猛老师开设了高考语文复习课《文言文断句》一课。文言文断句作为检查学生阅读文言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近几年来文言断句题成为热点题型。陈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很好达到了预设的目标。陈老师先向学生提问平时做题方法,进而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这类题型做题步骤;以近几年高考真题作为切入点,与学生一起探究这类题型做题的方法。板书简洁精炼,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搭建学习支架。

数学


同课异构各有千秋,立足学情提升素养


新侨中学黄翠莲老师和华侨中学王志顺老师分别就高二年选择性必修2的《数列求和》进行同课异构教学展示。黄老师注重学生基础掌握,对数学求和方法做了简要分析,重点对裂项相消法做了重点讲解,注重基础训练,并在教学中注重数学运算和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尤其在教学中对题目的讲解非常耐心和细心,让人印象深刻。王老师从课本出现的数列求和方法开始归纳,以2021新高考17题为例重点分析了分组求和法的应用与细节处理,并注重对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两大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引导学生探索并尝试新方法的教学模式值得借鉴。

英语


话题主线清晰,课堂氛围欢快


华侨中学黄紫云老师开设了Unit 4 Topic 1 SectionB同课异构公开课。黄老师结合初一年级学生喜欢做游戏的特点,通过快速反应、直观演示等多种活动途径,进行愉快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活跃,目标达成率较高。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体现如下:教学目标明确,定位恰当,教师课堂驾驭能力强,富有激情,具有亲和力和感染力,作业分层布置,体现了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关注。 

物理


小组合作,热闹的“悟”理课


华侨中学黄佳凤老师开设物理课《特殊方法测电阻》。佳凤老师的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课件制作有效到位。整堂课与学生互动良好,启发式、讨论式恰到好处。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让相互交流补充,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提炼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化学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思维


华侨中学王幼琴老师的公开课深入研究教材,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课堂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师生互动流畅,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上的“主人”。本堂课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掌握、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化学学科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样,做到“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

生物


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发挥学科育人价值


华侨中学陈剑萍老师开设八年级生物课《性别和性别决定》。陈老师的课主干清晰,通过比较分析男女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引导学生书写遗传图解,分析并讨论我国男多女少现状的可能原因及影响,逐步渗透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发挥学科育人价值。特别是模拟实验的设置,给学生和听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政治


借班上课游刃有余,同课异构各有千秋


柳南中学傅新发老师和华侨中学傅志坚老师分别就初一年的《增强生命的韧性》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展示。新发老师虽借班上课,但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注重学生基础训练,并对知识进行拓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志坚老师有很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善于融入学生群体启发引导,充分运用省义务教育教改分层成功实验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索。

历史


名师引领回味无穷,示范带头值得学习


华侨中学郑振隆老师开设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课《世界市场和商业贸易》。作为福建省学科带头人、泉州市骨干教师,郑老师的课教学目标明确,主干知识线索清楚,关注概念教学,设探究问题引领学生思考和参与,讲练结合,材料丰富,关注文中思考题解答,展现了名师风范。

课后,听课老师们积极参与研讨,场面热烈。大家对新教材课文内容的整合、选修内容和必修内容的联系与提升、教学情境的创设、历史材料阅读的选择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地理


注重逻辑思维培养,实现自主高效学习


华侨中学洪美玲老师开设《世界的气候》公开课。洪老师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从现象入手,以“质疑—激趣”层层递进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由被动接受性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习。整个课堂师生互动气氛积极活跃,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高度兴趣。

信息


“智慧”教育 点燃梦想


华侨中学庄泽星老师开设《Robosim虚拟机器人之小车超声波避障转向》公开课。Robosim虚拟机器人课程是我校开设的信息技术特色课堂,是我校推进“福建省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建设的关键一环。庄老师通过精彩的视频导入,以项目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实践探索。学生在学习机器人搭建与编程中,充分感受到人工智能的独特魅力,很好地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探索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趣。

体育


突出“学”的过程,激发学生运动潜能


华侨中学李清声老师在大操场开设《掷实心球》公开课。李老师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紧扣课程理念,突出学生“学”的过程,教学流程清晰,环环相扣。学生通过多样化的投掷练习与游戏,基本掌握了双手头上前抛实心球动作的身体反弓动作,较好地达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

音乐


走进序曲,享受歌剧音乐之美


华侨中学黄燕冰老师开设《歌剧之夜》公开课。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黄老师首先通过课前预习引导学生了解本堂课相关知识。第二步,通过聆听乐曲,初步感受乐曲力度、速度、情绪的变化,并带着问题聆听感受。第三步,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分段进行欣赏,采用模唱、小组讨论等教学形式,要求学生熟悉并模唱各主题旋律,为下一步知识点——回旋曲式的学习做铺垫。评课中,听课老师认为:本堂课设计合理,起承转合、环环相扣,气氛活跃,圆满完成了本节课所有知识点和教学重难点等各项教学目标和任务。


落实“双减”提品质,聚焦课堂求高效。本次教学公开周开设有省、市级名师示范课、省义务教育教改实验课、教学名师跨校借班授课、同课异构研讨课、师徒结对阶段成果汇报课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给各校老师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互动交流、学习借鉴的平台。我们相信,“双减”之下的课堂教学必将绽放出新的光芒,片区各校教学质量也将得到新的跃升!




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图文:各教研组

编辑:刘力东 黄衍州

审核:郑振隆 郑小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