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泉州市西门外丰州镇侨中路345号 邮编:362333
电话:0595-86781220 Email:nahqzx@126.com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www.nahqzx.com
Copyright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网络中心
备案号:闽ICP备20012308号
巧妙“点”亮政治课堂
―――高中政治课堂导入教学分析
福建省南安华侨中学 黄丽莉
(本论文发表在《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5年第36期)
摘要:课堂导入环节的质量是学生能否快速进入教学氛围的关键,政治课堂也不例外。因此,想要保证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实效,教育者应众课堂导入环节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细节,快速抓住学生的眼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进知识的探究活动中。
关键词:政治课堂;高中政治;课堂导入教学
课堂导入环节不仅是课堂教育的开端,更是课堂的铺垫。因此高中政治教育者如果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这一点,相信一定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使学生愿意为学习政治花时间、花精力,那么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也将不再是梦想。
一、承前启后导入法
承前启后导入法立足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点,是教育者利用某种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从“旧知识”自然而然地过渡进“新知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也会更容易地进入教学情境,主动进行探索。承前启后导入法是高中政治课堂上教育者最常用的教学导入方法之一。最大的特点在于不仅帮助学生温习了知识点,又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原有的知识框架被深化发展,新的知识体系又在旧的知识体系之上建立,有助于形成知识间的网状结构。正所谓温故而知新,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标,利用手段实现目标,教学任务也变得顺理成章。例如在落实《价格变动的影响》教育时,教育者可以启发学生回忆变动的原因及规律,然后再向学生提出问题:价格变动后会产生哪些影响,又会使哪些经济主体遭到利益损害?学生不仅实现了“温故”,更会主动开始思考新的教学内容,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二、巧设情境导入法
巧设情境导入法也是现阶段教师导入课堂知识的一种高效的导入方法。毋庸置疑,人们总是会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产生兴趣,也愿意花时间或精力对之进行主动探究,而巧设情境导入法正是巧妙地利用了人的好奇心理。在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也可以为学生设计悬念,利用悬念顺势地引出课堂内容。利用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主动思考,相信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教育时,教育者可以为学生设置这样的悬念:在世界金融危机时,中美两国都提出了救市方案。可为什么中国政府快速有效地出台了三大利好的政策,而美国政府的方案落实工作却一波三折,反反复复?时政新闻被有效的用来导入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更为学生打开了活跃的思维之窗,学生觉得有趣,继而想要“打破砂锅”,教育者则可以借此机会顺利地导入学习,教学质量自然得以保障。
三、小组讨论导入法
小组讨论导入法的教学思路来源于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是现阶段已经被证实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因此小组讨论导入法与互动教学模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利用小组讨论导入法,学生之间得以沟通,“各抒己见”的讨论方式必然能够碰撞了知识的火花,不仅最大程度的发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教学自然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小组讨论法归纳法与承前启后导入法以及巧设悬念导入法有所不同,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拥有“绝对”的自由,而自由在一定程度上就等于“无纪律”,因此,如果想要有效地保证教学质量,教育者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例如在落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教育过程时,教师可以先让学业生讨论比亚迪电动车和比亚迪传统能源车的区别,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车型进行代步。这一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讨论兴趣,在激烈的讨论声中,教学也自然而然拉开了序幕。
四、新颖导入法
前面已经讲述了三种教学导入法,然而教育者需要明确教无常法学无常态,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教学活动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教育方法,千篇一律的课堂导入模式也终究会让学生感到厌倦。新课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想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育者需要拥有创新意识、能够利用创新的办法落实教学活动。课堂导入环节的“新”应该引申为新颖、创新,因为也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例如在落实《我国的银行》教育内容时,教育者可以在自身能力范围之内邀请银行工作人员为学生讲述相关的知识,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出奇往往能致胜,不仅有效地提高了教育的效果,也用自身的行动响应了新大纲的教学理念。
综上所述,课堂导入教学的方法非常的多样,教育者应该充分地考虑自身的情况,选择最佳的导入方式,合理导入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课堂的新颖与趣味,也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蔡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导入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05)﹒
[2]李章红﹒浅议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1)﹒
[3]慕鹤鸣﹒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导入[J]﹒新课程(中旬)﹒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