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泉州市西门外丰州镇侨中路345号 邮编:362333
电话:0595-86781220 Email:nahqzx@126.com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www.nahqzx.com
Copyright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网络中心
备案号:闽ICP备20012308号
高中地理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探析
南安市华侨中学 黄东阳
本论文2017年5月发表于《当代青年》第5期
摘要:德育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的教育内容,它对于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积极的意义。对于德育教育来说,它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也是各个科任教师要完成的工作。当前,高中的地理课堂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德育培养。主要探究高中地理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为一线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德育教育;渗透;有效策略
高中是学生成长的定型时期,如何在高中学生的地理课堂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当前高中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一、德育教育的概述
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对人们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实施,如何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的素质,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课题。我国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在这个要求当中,“德”指的是道德,也就是人才的培养要以德为先,这是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
二、高中地理课堂渗透德育教育的现状
(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了道德品质的养成
受到高考选拔考试制度的影响,我国的初等教育难以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子。在地理的教学当中,课时少、内容多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很多地理教师为了追赶教学进度,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从而影响了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一般来说,一个地理老师会同时负责好几个班级的教学,因此他们会使用同样的备课内容来进行教学,没有提升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因此也使得德育的渗透更加不具有优势的条件。学校对于教师的考核一般都是只注重教学质量的考核,因为教学的质量是一个显性的东西,在通过考试之后就可以通过分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1]。德育不是一个显性的指标,在教学的计划中,教师有没有把德育教育进行渗透也难以进行评价,因此也塑造了一个不利的德育教育氛围和环境。
(二)德育概念不全面,教育存在误区
当前,有的教师对于德育的概念认识不全面,因此使得德育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误差。有的教师认为德育教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只需要在班会课和思想品德课上进行教育,这是班主任和思想品德课教师的职责,和其它科目的教师没有关系。这样错误的观念淡化了其它教师在本科目的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力度,导致了德育教育过于薄弱。
三、德育教育在高中地理课堂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在高中的地理教材的内容当中,有许多的知识都可以进行德育的渗透,因此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其能够在学生的德育教育上发挥作用。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要单纯对考点知识进行关注,也要加强和德育相关案例和阅读材料的使用。例如: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这一课的学习中,有一个关于北京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案例,很多教师在授课中都不重视这部分内容,实际上,这个内容可以让学生进行认真的学习,从而了解生态农业的实质,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不铺张浪费的习惯。同时也引导学生爱护地球家园,养成健康的消费习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进行。
(二)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方式的选择对于教学来说是个重要的内容,如果教师不能很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实际出发进行选择,那么再有趣、再科学的教学方式也难以对学生产生效果,因此也难以使得德育教育的渗透达到有效的效果[2]。如果教师的教学方式过于多样化,就容易使得课堂失控,形成喧宾夺主的情况。因此,教学方式不仅要有效,还要合理。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重度媒体教学的合理使用,发挥它的特长,促使课堂从枯燥走向生动,在这种生动的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从而获得更加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海陆变迁》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例进行海陆变迁的演示,从而让学生对内容有一个更深刻的体会和了解,并且体会到当今地球生存环境形成的难度,从而培养热爱地球的情感。
(三)加强教学情境创设,渗透德育教育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提升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也要用好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在其中进行德育的渗透。例如,在学习梅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来对梅雨的特征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准静止锋的梅雨特点产生了解,并且养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和品质。又如在学习热力环流时,教师可以用三国的故事“火烧上方谷”来作为课堂的导入,从而让内容的艺术性得到良好的呈现,同时也体会到古人的智慧,从而激发学生更加认真好学。
(四)增强小组合作学习,渗透德育教育
地理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对自然进行探索的学科,会涉及到许多探究学习和探究活动的开展,以此来对大自然进行探究和解密。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探究活动是学生全方面提高的一个很重要阵地。学生在探究当中会通过自己的体验触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从而进入一个愉快的学习过程,并且会通过和他人的交流培养互助的精神品质。对小组合作来说,一般所学习的内容都具备较强的探究性,因此这些内容有着较强的动手性和趣味性。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倾听、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养成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在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开展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更加有动力参与其中[3]。同时教师要抓住其中的关键点,在学生合作的时候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例如:在进行《世界的海陆分布》学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海陆的分布情况,并且动手画出简图,并进行分享,同时对他人的成果进行评价,学会赞美和倾听。
四、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成长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高中的地理课堂中,教师要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要从教学的内容设计、方式的选择、情境的创设和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四个方面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对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曹惠平.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5(11):17-18
[2] 杨大志.浅谈德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6(7)
[3] 汪亚君.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