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日期:2018-06-21          阅读:2880          作者:陈东旭

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陈东旭

本论文发表在《时代教育》2017年2月号   刊号CN51-1677/G4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教育领域中,新课改要求教师能够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重要教育目标,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因此,学校、教师必须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保障教学的针对性。微课是一种“互联网+教学”的教育模式,实现针对性教学,进而保障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关键词:微课;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运用;新课改

引言

微课是“互联网+”的一种表现形式,即互联网+教育。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微课已经逐渐走进了人们视野中,并在教育领域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已然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一大趋势。微课主要是片段式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虽然有了微课辅助教学,但主要教学模式依然要采用常规课程教学,让微课能够围绕教学主体、教学目标实施教学服务,进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在应用微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课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并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将这些重点与难点制作成微课视频,进而保障信息技术教学的针对性。

一、将信息技术中的重点、难点作为微课主题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非常丰富,但微课的录制时间大约在7~10分钟左右。因此,教师在通过将知识内容录制成微课,相当于学生在课余生活也能够听到教师授课、辅导。由于微课时间有限,要求教师所录制的微课内容必须是知识精髓,所以,教师要善于找出信息技术知识的重点与难点,进而提高微课的有效性。例如在VB中的穷举法教学中,如果单纯提出“循环嵌套”很难让学生充分理解,仅凭教师在课堂讲授无法做到针对性,即不是每个学生都能够吃透该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将穷举法中的代码编写录制成微课,其内容是“如何进行循环嵌套”,通过三维物理的图形展示(微课制作可以做到),使学生能够通过动画展示更加深入到教学知识中。

二、渗透自主学习理念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微课内容,必须要适应新课改理念。微课的零散性注定了其地位及作用,即针对性教学,利用零散时间帮助学生学习、巩固知识。因此,在讲授知识难点、重点的过程中,必须要帮助学生渗透自主学习理念,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与学习方法。并且,也要突出微课内容的选择性,即学生凭借自身的知识素质来选择微课内容,进而帮助学生预习、复习、学习知识。微课最大的作用就是实现实时教学,学生可以在利用课余零散时间进行微课学习,通过不断暂停、回放等形式,进而掌握微课知识。学生可以在微课中不了解的问题进行记录,进而询问教师,提高课堂提问质量,加强师生互动。此方法能够有效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教学效果[1]

例如在《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内容中,由于该知识信息量大、技术复杂,但整体来说学习难度不大。教师可以通过图文排版、音频转换、音频剪辑、画面截取等形式做成微课视频,让学生根据微课内容示范进行练习,进而再将微课回放,参照自身的操作步骤,进而找出自身操作的漏洞,实现巩固练习。

三、充分发挥微课的多阶段应用价值

由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比较复杂、繁多。因此,想要保障微课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要追求精益求精,在微课录制过程中最好不要超过8分钟[2]。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如果微课时间过长,很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影响微课教学效果。在微课设计中,教师首先要提出提纲、教案,保障每个录制环节的精准度。由于我国微课发展较晚,很多学生听过但没做过,因此,教师要向学生表明微课的积极作用,教会学生使用微课的方法。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主开发微课平台;条件比较局限学校可以通过第三方交流云储软件,例如可以通过QQ群、云盘等,让学生能够通过网络或下载实现微课学习。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让微课作为一项教学资源,通过投影仪让学生观看微课内容,进而实施合作教学,让学生能够以小组的形式对微课内容进行讨论,如果遇到难题可以进行记录、标明,之后通过课堂提问实现针对性教学。在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实现专题测试、训练;在课下,教师可以通过微课总结教学结果,将教学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理论,进而再针对共性问题制作出微课内容,进而保障微课资源的全面性。

四、通过微课实现分层教学与高效教学

每个高中生都是一个独立个体,其性格、能力、兴趣有着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必须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化,根据学生差异进而实现差异化微课录制,保障全体学生发展。教师在微课录制过程中,应对班级学生有一个全面了解与分析,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学生进行分层,以学生的优等、中等、差等,来设置微课内容难、中、易三个难度等级微课,进而保障微课内容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结束语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融入到社会阶层的各个领域,同样也包括教育领域。因此,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通过微课形式来实现针对性、有效性教学,进而保障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松萍 .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探索 [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18 ~ 19.

[2] 彭炎 .Pck 视野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任务高效初探 [J]. 现代阅读 (教育版),2013,(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