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远离诈骗 防诈反诈——南安市华侨中学开学季反诈知识宣传

【日期:2023-08-24          阅读:3753          文章录入:政教处

远离诈骗  防诈反诈

——南安市华侨中学开学季反诈知识宣传

      开学在即,骗子也准备“开工”了,伪装成老师、家长、学生混进学生班级群实施诈骗……请家长们提高警惕,谨防被骗!

01

被骗案例

  在许先生的女儿开学前几天,学校班级QQ群新加进4个人,当时许先生并没有在意,以为只是学生家长。过了会儿,女儿的班主任孙老师在群里发消息称需要预收下学期学费。

许先生没有多想也跟着转了账,过了一会,突然有学生家长在群里说:刚刚发通知的是个“假孙老师”!许先生仔细确认后发现,虽然“假孙老师”的头像、昵称、群备注都和班主任孙老师一模一样,但QQ号骗不了人。这个“假孙老师”就是此前新加进群的4个人之一,而第一个在群里发送转账截图的“家长”也是那4个人之一。几个骗子打得一手好配合,使得许先生掉以轻心,不慎上当。

02

诈骗手法揭秘

  在QQ上搜索关键词“班级群”

能找到很多这样的群,碰上一些入群无需验证或群管理不到位的,骗子很容易就能蒙混进群。

        骗子会盗用学生、家长和老师的QQ、微信等社交账号,获取相关个人信息后进行伪装,实施诈骗。

收款方式:二维码扫码、红包

        进入班级微信群后,骗子“复制粘贴”班主任的头像和昵称,并将另一同伙拉入群聊,冒充老师在群里发送有关“学校收取学费和学习资料费”的信息,同伙则在群里冒充家长发送缴费截图,许多家长不仔细辨别,就会上当。

缴费金额:“单价”不高、恰到好处

        为了不引起家长怀疑,骗子一般要求“缴费”的金额都比较小,单次在某一班级骗取的金额不多,但会混迹于各种班级群用同样的套路实施诈骗。

03

反诈提醒

班主任

       各班主任可对本班级的群成员身份进行核查,对身份存疑的尽快清除出群。并启动入群验证功能,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班级QQ群、微信群。

家长

        如遇班主任在群内发布收费信息等,学生家长可以通过向班主任直接打电话、发短信沟通核实,或者等孩子放学回来后再确认缴费事宜,不要在扫家长群中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付款,避免被骗。

学生

   遇到涉及钱财的事务,一定要跟家长或班主任确认,自身的银行卡、校园一卡通等物品要保管好,如有丢失,要找相关单位部门挂失,不要给心存不良者利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