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发展历史

【日期:2011-12-08          阅读:12200

早在90年代,学校领导就将文明礼仪教育作为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提出华侨中学学生风纪仪表四十字方针: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2000年9月,在原来学生会的基础上成立学生自律委员会,让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学校的管理:宣传部、督察部、宿管部、希望工程部积极有效地开展学生的文明礼仪自我教育。

2003年,制定班主任周考评、月考核制度,并制定《南安华侨中学班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实施方案》、《南安华侨中学优秀班主任考核方案》充分发挥了班主任在文明礼仪创建活动中的作用,将学生的文明行为,礼仪规范列入班主任考核范围。

2004年,学校提出每周每班评出5名文明礼仪标兵,期末“三好学生”的候选人至少应该有五次被评为“文明礼仪标兵”,活动掀起学生争当“文明礼仪标兵”的热潮。

2005年,学校细化了“文明宿舍”评比的规则,并提出节水、节电比赛,在每学期末对节水、节电突出的宿舍进行物质奖励,这一决定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也增強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006年,在学生自律委员会的基础上,推出《值日班管理制度》,使全体学生一年有五天的时间参与文明礼仪示范及检查工作,并进行文明劝导,这一制度使我校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更加彰显特色。

2007年9月25日,学校召开文明礼仪专项研讨会,成立领导小组,提出争创文明礼仪示范校的目标和“以人为本,文明和谐;持续发展,巩固提升”的创建口号。达成一致共识:在实现学校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继续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和机会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2008年6月,由于学校文明礼仪教育扎实开展、成效显著,被泉州市教育局评为文明礼仪教育示范校。2008年10月,我校德育课题《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探究》被确立为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