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泉州市西门外丰州镇侨中路345号 邮编:362333
电话:0595-86781220 Email:nahqzx@126.com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www.nahqzx.com
Copyright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网络中心
备案号:闽ICP备20012308号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黄斯文
本论文发表在《考试周刊》2018年第27期
【摘要】:我国的人才在国家的强盛中逐渐兴旺,伴随而至的的是蓬勃发展的教育形势。教育,对学生而言不仅仅是一种记忆,更是自身提高综合素质的必经之路。高考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学生时代中一场至关重要的考试。在历届的高考结束后,满分作文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茶余饭后的谈资。许多作文素材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意蕴丰富,令人深思。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交流看报都与之息息相关。从这角度来说,语文教学应是教育体系中当之无愧的重头戏。本文对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进行分析,希望在实用性提供更多可行性建议,在创新性方面提出更多思路。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实用性:创新性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在新教育体制改革之后,老旧的教育模式愈发显得格格不入,以下是笔者对我国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的微薄见解。
1.老师的观念依然陈旧
要想学生有所进步,自然离不开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具体来说,当下我国传统作文教学存在着以下的问题。首先,对事物保持好奇是年轻人新思维的源泉。遇到不懂的问题,他们首先是选择自我寻找答案,实在解决不了才去询问老师及家长;反观之,历经岁月洗礼的教师对许多事情都已经看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思想僵化,缺乏一定的创新能力。往轻了说,是与学生的想法有所偏差;往重了说,就是跟不上时代,甚至已经被时代所抛弃。两种思想的交锋,在摩擦中,作为导师的一方经常不战而屈人之兵,学生的思维被严厉的训斥和不在乎冲淡,导致好奇的天性被遏制,所以间接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
2.对作文实用性的忽视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写作,许多教师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苦苦练习,生搬硬凑成一篇文章,换言之,就是希望通过所谓的熟能生巧,促使学生养成舍弃朴素的言语,用华丽辞藻堆砌文章的陋习。这使得许多学生的作文空有华丽的外壳,而内涵不足,缺少底蕴。
3. 缺乏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给学生上作文课时,总喜欢以自己的阅历、视觉来看待一个话题,引导学生从某一点切入写作。如果未按照要求,在某些老师眼中就属于离题千里之文。学生盲目地跟随他人的脚步,自身内在的写作才能无法充分展示,压制了学生的创作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1. 广泛阅读
首先,想要写得一手好作文,就得广泛地阅读。只有真正地读懂一篇文章,才会知道它讲述的精髓所在;只有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内容,才能提升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信心和理解反思能力;只有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克服完成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才能在最后真正懂得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含义。学习之道是什么?理解之道是什么?学习中的成功与失败的差距是什么?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解答就是阅读的魅力所在。其实阅读并不会耽误学生们太多的学习时间,只需要从课余时间中抽出一点时间,就能以最舒服、最安逸的状态去领悟文章的真谛,去接受阅读的洗礼,去感受书中的奥秘。
2. 专项练习
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其实方法有很多:比如可以让学生背诵或者收集一些较好的开头和结尾,背诵一些名人名句,这样在写作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写作的主题进行灵活的运用,从而给阅卷老师留下较好的印象。具体到课程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各个击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专项练习,从散文、议论文、记叙文、诗歌等不同题材的作文出发,让学生只进行开头和结尾的写作练习,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善于用笔记录下来,养成写日记和书摘的习惯。要知道,只有用心地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事物,才能够更好地发现生活中的美,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才能够品味出最真实的情感。醉心于这样的过程,学生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不同幅度的提升,反复练习,终会达到想要的效果。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许多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逐步引导。如:在班级里,可以自主举行作文比赛,拟一个题目或者自定义标题,在限时内完成。针对上交的情况,采取全面兼顾的方式,分别颁发最佳作文奖,最佳进步奖,最佳书写奖等多种奖项,以此来缩小优等生与劣等生之间的差距。同时,学校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作文大赛,并为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颁发奖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锻炼,释放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总的说来,就是不能只是一味地要求作文贴切实用,也不能一直照搬他人的模式,而是要做到创新中有使用之地,使用中又有独到见解。通过对学生写作实用性的培养,可以使作文更吸引读者的目光,并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而写作的创新性,并不意味着脱离实际的想象和编造,而是要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实现实用性和创新性两者的结合。双管齐下,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成绩得到充分的提高。
3. 老师的引导
作为学生的启明星,老师的教育引导职责不可推卸。学生的好坏与老师密不可分。都说学之惰,师之错;学之怠,师之汰。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到位与否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首先,在课外,老师应当引导并且鼓励学生进行广泛地阅读。也只有多阅读,学生的肚子里才会有墨水。其次,教师应该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具体表现在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想象,在文字间遨游;让学生在字里山河中开阔视野,在豪情万丈中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对一件事物产生彻底的震撼,才是新事物的开端。引导学生放松身心与思维,去感受文字独特的魅力。如此,学生一定可以突破自我。另外,还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写作平台,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写作水平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结束语】:总的来说,语文的综合素养与写作能力息息相关,所以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着重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以此激发他们的潜能。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掘身边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探索未知,探索事物的本质,借此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从而助推作文能力的提升。另外,学校也还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写作平台,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积极性。本文大致探讨了现如今高中语文作文的两性-实用与创新。而这,也是国家发展,时代变迁的必然。社会在进步,更早地改变才能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张弘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探究[J].中华少年,2016(06):112-113.
[2]许广云.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考试与评价,2016(0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