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泉州市西门外丰州镇侨中路345号 邮编:362333
电话:0595-86781220 Email:nahqzx@126.com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www.nahqzx.com
Copyright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网络中心
备案号:闽ICP备20012308号
南安市华侨中学 黄昆滨
本论文发表在《中小学教育》2016年第03期
摘要:身为一名合格的历史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们喜欢历史、热爱历史。笔者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宽松的学习环境中掌握历史知识,并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兴趣
正文:
结合最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我们发现。高中生学习历史的过程就是一个知识累积的过程,并在牢固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实现历史知识的深λ理解。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感知历史阶段主要向学生呈现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制度、现象等具体史实。感知历史阶段,学生不仅是掌握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能力,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熏陶。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忽视感知史实阶段的存在,就会忽视感知史实阶段的内容和意义。影响历史教学效果。历史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互相配合的双边活动,教师怎么做才能完善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获得学习方法、受到价值观的熏陶呢?我人认为,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加强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
历史是一门知识性较强的科学。教与学的优劣,首先取决于对历史知识的识记。没有记忆就没有知识,而知识又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牢固的基础知识,就谈不上有运用知识的能力,更谈不上通过设计新情境,用唯物史观分析历史问题,揭示其本质。
首先教师要认识史实教学在学生历史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其次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直观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使史实能生动地再现历史形象。再次是补充丰富、具体的史实,历史细节越清楚学习印象越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历史教师要在史海中筛选典型、鲜活、有穿透力的历史细节。最后对历史概念的把握也是至关重要的。历史概念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进入知识思维状态。主要是通过解释、比较、举例等方式,揭示概念的内涵,让学生明确其本义,以使准确把握历史知识范畴,准确地表达历史,理顺历史发展的脉络。
二、活化”教材内容
新课标下的教材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但不是惟一的资源,何况还是“一纲多本”。教教材、照本宜科的“教书匠”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新课程要求教师“用教材去教”,带领学生走进教材,而不是教师拿着教材走向学生,教材至上。流教师不仅要教知识重要的是要教方法传技能,所以也是十分重要的。活化教材反映了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新教材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加工,设计出活生生、丰富多彩的课堂,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新教材留给我们教师和学生很大的可开发空间,那么在仅有的课上四十五分钟要想达到课标上的三维目标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对教材能够较合理地使用。在广度和深度地拓展方面安排要尽量合理。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的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育家布鲁纳的这句话揭示了兴趣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方面所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对于衔接阶段的高一新生来说,他们方面对历史学科充满了好奇性,已经不满足初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对于老师的满堂灌式的教学也产生了厌恶的情绪。历史课堂教学则要抓住特征显著的历史现象、重要的历史人物、跌宕起伏的历史事件、成就丰富的历史文化来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亢奋点和兴趣走向,及时引导并铺设相关历史知识,使学生拥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总结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运用问题教学法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要设计一些比较新颖、开放性或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而不能只拘泥于课本或标准答案。比较好的方式是利用一些新颖、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材料,灵活地设计和提出问题。这样做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兴奋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欲望。
四、创设历史学习情境
概念教学的加强,使学生初步进入基本知识的认知状态,而要对这些知识因素进行分析加工,构成思路。则需要思维空间。课改要求教师对教学的设计、资源的整合、内容的取舍、手段的选择、过程的组织都要有创造性、综合性,目的在于教学相长、师生共同发展。创设学习情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创造性、综合性,主要可以通过创设历史知识情境: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补充外围知识,为主讲内容作好铺垫:掌握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如何分析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思想文化观点:也可以模拟当时的历史情境,使学生进入其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讲述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时。可以提问学生“如果你是哥伦布,你打算怎样开辟新航路?应具备什么条件?”虽然史实不能假设,但历史解释是可以假设的。学生可以在假设中,以特有的身份、角色,展力开丰富的历史想像力,进入历史情境中体验历史、理解历史。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要扮演好“导演”的角色,让学生凭借自已学习和生活的经验去感受,通过自已的摸索去发现,教师将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的搛究的时空。,让他们有更体验、感悟,实践的机会。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组织学生讨论理解教学内容,及时提出相关问题,师生共同探究。
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认真学习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新版中学历史教育教学专著、读经典的历史专著和重要的历史期刊,关注史学研究动态。切实转变課程观念、教学观念、史学观念,积极投身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历史魅力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卖得全面发展。只有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反思,教师才能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从容应对各种挑战,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赵亚夫《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聂幼犁《历史课程与教学论》,渐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