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泉州市西门外丰州镇侨中路345号 邮编:362333
电话:0595-86781220 Email:nahqzx@126.com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www.nahqzx.com
Copyright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网络中心
备案号:闽ICP备20012308号
“好,接下来我们看看如何利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细胞器。”周二上午,记者走进南安市华侨中学,生物老师董志平正在上课,再熟悉不过的教室,学生端坐其中,不同的是,董志平手中拿了个iPad,利用“AR增强现实”技术,学生们在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电子显微镜投影画面,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这种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师生学习空间和Pad等新媒体技术,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新式课堂,正是华侨中学这几年一直在探索的智慧教育下的教学变革,在此基础上还诞生了一个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常规课题《增强现实(AR)技术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化信息手段让课本“活”起来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先进高深的科技,一支手机一台平板电脑都可以实现,我们所做的就是把这些技术手段和课堂教学结合起来,从而创建形象生动的学习环境,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下课后,董志平与记者交流起来。
前不久,他代表学校参加由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广西柳州高级中学承办的“课堂+互联网:新时代活力课堂探索与实践系列研讨活动”,现场说课,拿下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在这次课堂上,他所展示的,便是AR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
“我上的是高一生物中的《细胞器》这节课,观察细胞需要电子显微镜,但在客观条件下,学生不可能人手一台动辄上万元的显微镜,但是利用AR技术,可以在现实环境背景中看到虚拟生成的模型,还能操纵和旋转,原本学生毫无概念的细胞就变得很直观。”董志平告诉记者,利用苹果手机或者平板,下载特定的软件,就可以实现在课堂上实时显示的目的,而且这是开放式的,只要通过投影仪连接到大屏幕上,所有的学生都看得到。
有着14年教学经验的董志平一直都很喜欢捣鼓新奇玩意儿,除了娱乐,他也经常思考怎么将互联网下的新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来,AR技术只是其中之一。他告诉记者,利用keynote、电子白板等交互软件,老师可以了解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课中答题的情况,并随机抽取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讨论。课堂上,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主角”,在课中踊跃发言,积极在平板电脑上回答问题。频频互动,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提升了孩子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我所说的这些,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需要太复杂的设备,基本教师用手机或平板,在搭配投影仪都可以解决。”
深入探索AR技术进课堂
在华侨中学,董志平并不是唯一一个利用新技术手段创新课堂教学的老师,为了真正做到技术和资源为学生服务,为教学服务,华侨中学这几年一直在探索增强现实(AR)技术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并以此为题申报了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常规课题,顺利通过审批。
10月6日,由南安华侨中学洪佳宾老师主持的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增强现实(AR)技术在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举行开题仪式,学校校长林觉怀很是支持,他表示学校会支持老师们大胆创新,希望大家能勇当教学手段革新先行者,并带动更多老师使用该技术,提升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除了生物课,很多学科的教学都可以利用AR技术,比如物理实验过程的直观展示,或者语文中古诗词情境的再现,又或者是体育课中技术动作的分解教学,学生都可以直观看到,所以我们觉得这是个大有空间的领域。”